您的位置:首页>>易学文栏>>易学故事  

廉颇相如将相和

爻解:

  此为讼卦第一爻。不永所事,指诉讼不是打到底,而是中间就停止了。二人之间只是有小矛盾,小的言语冲突,最终得以消除,因而说"终古"。

  战国时,赵国蔺相如、廉颇之间将相不和,但二人不是斗气到底,而是中途和解,使赵国得保平安的故事,可解此爻爻义。

故事:

  在中国古代,有一块价值连城的"和氏壁"。后来,这块宝玉落到了战国赵国赵惠王的手中。

  秦国的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后,很想把这块宝玉占为己有。于是,他给赵王去信,假意用十五座城市来交换和氏璧。

  赵王害怕秦王的威势,明知秦王的用意,也不敢不从。为了保住和氏壁,他挑选出蔺相如前往秦国。

  蔺相如不负使命,"完壁归赵",从此,受到赵国的重用。后来,还当上了赵国的相国。

  赵国有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,名叫廉颇。他见蔺相如没有一点战功,竟当上了相国,比自己的官还要大,于是,心中很不服气。

  廉颇手下的人也七嘴八舌,为廉颇鸣不平,使廉颇的气更大了。

  两人一见面,廉颇总是不给蔺相如的面子,经常与蔺相如顶牛。

  蔺相如见廉颇处处与自己过不去,心里老大不舒服。蔺相如是文人,心计多,廉颇是粗人,文化少,蔺相如利用这个弱点,也给廉颇穿了几次小鞋,弄得廉颇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

  这样一来,两人的矛盾更深了。

  但蔺相如毕竟是有学问的人,深知将相不和,有害国家利益,于是,决心以高姿态对待廉颇,来化解二人的矛盾。

  此后,廉颇与蔺相如在一起时,蔺相如都对廉颇彬彬有礼,十分客气。对廉颇的故意为难,蔺相如都一笑了之。

  廉颇和他的手下都认为,蔺相如是怕廉大将军,于是,越发高做了。

  一次,蔺相如与廉颇的轿子在闹市正中碰头了,按礼节,蔺相如是相国,官比廉颇高,应该廉颇让道才是正理。

  但廉颇根本不理睬,蔺相如见了,马上命手下让开道路,并令人传话:请廉大将军先行。

  廉颇走后,蔺相如手下的人都埋怨他太软弱。蔺相如却说:"我不是软弱,更不是怕廉颇,连秦王我都不怕,还怕他人吗?我这样做,是为国家考虑,将相不和,国家如何安宁呢?"

  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,他细细一想,确实是这个道理。廉颇虽是个粗人,却很正直,懂得自己不对后,决定向蔺相如请罪。

  他命手下采来荆条,光着身子,背负荆条,徒步走向蔺相如的府邸。

  大将军这一举动,立刻成为特大新闻,人们都纷纷走上街头,围观廉大将军一行人。一霎时,人山人海。

  来到蔺相如的府邸前,廉颇跪了下来,高声说:"廉颇前来请相国治罪广

  蔺相如听到后,来不及穿上鞋,就急忙跑出来,扶起廉将军。这就是成语"负荆请罪"的出处。

  从此,二人将相相和,使赵国朝政稳定,社会安宁,带给赵国上下以吉利。

人生启示:

  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,这是难免的。矛盾发生后,是尽快消解矛盾,还是继续斗争到底呢?按此爻爻义所示,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消解矛盾,达到和解,使斗争结束于"小有言"的状态,而不宜将斗争扩大和继续下去。当然,这必须是"讼"的两人都是正派的人的条件下才能这样做,若"讼"的一方是无可救药的坏家伙,那你想和解也和解不了,唯一的办法是与坏家伙毫不留情地斗下去,直到消灭他。

 

相关内容:搜索更多与"廉颇相如将相和"相关的文章

神坛摆设不好怎么办 舜为潜力耕历山 四岳举舜于唐尧
舜受重用历诸险 武王盟津退大军 舜受禅让为天子
殷纣穷欲命归天 献公宠姬乱晋国 吕端直方拜宰相
晋文匡王成霸业 司马德操装乡原 周公尽忠辅成王
曹髦交战司马昭 高祖盘桓夺天下 烟花十年助太学
陈婴坚决不称王 成王始觉周公诚 绝缨会庄王包蒙
黄歇娶女遭杀身 群佞困蒙周幽王 王莽无常败改制
阿斗童蒙依诸葛 吕蒙击蒙败关羽 诸葛用恒需于郊
苏秦终成合纵计 曹操中计需于泥 帝相妻出穴得生
韩信得食助刘邦 汉王礼敬莽项羽